苍溪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前实现“双85%”目标

时间:2022-07-01 07:33 阅读:次


  民生为本科学重建的壮丽答卷

  ——苍溪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提前实现“双85%”目标

  2009年6月,5·12汶川地震一周年后仅1个月,苍溪县在全省率先完成17066户农房重建,云峰镇农房重建获全市唯一的灾后重建特殊贡献奖;

  2010年8月,苍溪县1159个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完工率85.85%,完成投资率85.12%,提前一个月实现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“双85%”的目标……

  强化责任,上下“一盘棋”

  在重建之初,苍溪县成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,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,通报灾后重建项目进展情况,对下一步工作做出部署安排。

  针对灾后重建工作中出现的进度问题、项目变更调整问题等组建专题工作组,由一名副县级领导牵头负责落实。所有灾后重建项目都明确责任部门和协助部门,将实施方案落实到每一个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。同时将灾后恢复重建的重大项目列为克难攻坚事项,逐一联挂到每个县级领导。

  行业部门和业主单位对项目实施的规范性、进度、质量、安全、资金负全面责任;县纪检监察、建设、国土、发改、财政、安监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进行巡查和抽查;县财政局和县规划和建设局分别成立9个检查组打桩定位,分片监管;县重建委办公室成立了一个常年检查组在全县巡回检查,并对职能监管部门履行监督检查的情况汇总。

  “作风就是生产力,效能就是竞争力”成为苍溪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。

  民生为要,敢啃“硬骨头”

  以人为本,以民生为要是苍溪县提速重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。提速重建,跨越发展成为该县决策者的共识。

  作为“地震灾区、革命老区、贫困地区、落后山区”四区合一的县,重建绝不应该是简单的复制,而要提升和超越,最关键的是实现发展可持续,有后劲。

  抓大项目就是抓大发展。两年来,广南高速公路、兰渝铁路建设加快,亭子口水利枢纽、苍溪航电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速推进,使长期制约苍溪发展的区位劣势逐步改善,为支撑长远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。

  抓基础就是强筋骨。国道212线、苍旺、苍剑线全面改造升级,农村公路恢复重建1259公里;12个中心客运站全面完工;30.9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先后解决。嘉陵江堤防江南段从无到有,拉开了县城向江南新区大拓展的序幕……

  想民之所想,急民之所急。苍溪在全省率先完成17066户农房重建;麻纺厂片区棚户区改造实现了2000多人的安居乐业;城乡风貌塑造快速推进,入选全市唯一、全省15个之一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美示范县……

  资金是保障,尤其是配套资金能否到位关系着项目整体推进的快慢。苍溪县在地方财力十分拮据的情况下,多方筹措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灾后重建项目配套,有力推进了重建进度。

  “多想干成事的办法,少找干不成的理由”,一块块硬骨头被啃下,多苦,再难,苍溪人始终昂首向前。

  监管有力,坚决“动真格”

  面对动辄上亿元的重建项目,如何保证重建资金的安全运行,廉洁重建?面对成百上千的重建项目,纷繁复杂的项目环节,怎样保障阳光重建,高效重建?

  健全机制,创新机制是保障。2010年1月,苍溪县在全市率先成立8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,为深入推进廉洁重建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。

  质量是建筑的灵魂和生命。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以来,苍溪县已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检查67批次,抽检在建工程2200余项次,发出书面整改170余份,责令停工整改20个项目。

  加大督查力度,突出一个“快”字。按照项目工期表,县委督查室、县政府督查室、县效能办加强督办,加大对工作中不作为、效能低下的查处力度。

  已建成的廉租房、安居房的分配牵动着众多低收入人群,苍溪县采取捻号、电脑摇号土洋结合的分房方式,“两房”分配现场全程录像,县电视台现场直播,公证人员现场宣布,有力地维护了大家的权益。

  “敢于动真碰硬,阳光重建成了凝聚民心、鼓舞干劲的源泉,成了形成全民参与、实现共同推进合力的法宝。”这就是对“苍溪速度”的解读。(广元新闻网)(张兴中 记者 陈道明)